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黄帝文化志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第三编 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

黄帝陵基金会编


  一、天文历法
  【经史】
  《史记》卷十二《孝武本纪》
  黄帝得宝鼎宛侯,问于鬼臾区。区对曰:“〔黄〕帝得宝鼎神策,是岁己酉朔旦冬至,得天之纪,终而复始。”于是黄帝迎日推筴,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,凡二十推,三百八十年,黄帝仙登于天。
  《史记》卷二十六《历书》
  盖黄帝考定星历,建立五行,起消息,正闰余,于是有天地神衹物类之官,是谓五官。各司其序,不相乱也。民是以能有信,神是以能有明德。民神异业,敬而不渎,故神降之嘉生,民以物享,灾祸不生,所求不匮。
  “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,名察度验,定清浊,起五部,建气物分数。”集解:应劭曰:“言黄帝造历得仙,名节会,察寒暑,致启闭分至,定清浊,起五部。五部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。建气物分数,皆叙历之意也。”孟康曰:“合,作也。黄帝作历,历终复始无穷已,故曰不死。清浊,律声之清浊也。五部,五行也。天有四时,分为五行也。气,二十四气;物,万物也。分,历数之分也。”
  “昔自在古,历建正作于孟春。”索隐:按:古历者,谓黄帝调历以前有上元太初历等,皆以建寅为正,谓之孟春也。及颛顼、夏禹亦以建寅为正。唯黄帝及殷、周、鲁并建子为正。
  《汉书》卷二十一上《律历志第一上》
  后二十七年,元凤三年,太史令张寿王上书言:“历者天地之大纪,上帝所为。传黄帝《调律历》,汉元年以来用之。今阴阳不调,宜更历之过也。”……案汉元年不用黄帝《调历》,寿王非汉历,逆天道,非所宜言,大不敬。有诏勿劾。复候,尽六年。《太初历》第一。即墨徐万且、长安徐禹治《太初历》亦第一。寿王及待诏李信治黄帝《调历》,课皆疏阔,又言黄帝至元凤三年六千余岁。丞相属宝、长安单安国、安陵桮育治《终始》,言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,不与寿王合。……
  《纬书集成·礼编·礼稽命徵》
  三皇三正,伏羲建寅,神农建丑,黄帝建子。至禹建寅,宗伏羲;商建丑,宗神农;周建子,宗黄帝。所谓正朔三而改也。
  舜以十一月为正,尚赤;尧以十二月为正,尚白;高辛以十二月为正,尚黑;高阳氏以十一月为正,尚赤;少昊以十二月为正,尚白;黄帝以十二月为正,尚黑;神农以十一月为正,尚赤;女娲以十二月为正,尚白。伏羲以上未有闻也。
  《纬书集成·春秋编·春秋纬》
  黄帝受图立五始:元者,气之始;春者,四时之始;王者,受命之始;正月者,政教之始;公即位者,一国之始。
  《后汉书》卷十二《律历志第二》
  〔贾〕逵论曰:“太初历冬至日在牵牛初者,牵牛中星也。古黄帝、夏、殷、周、鲁冬至日在建星,建星即今斗星也。……”
  太史令虞恭、治历宗訢等议:“……《洪范五纪论》曰:‘民间亦有黄帝诸历,不如史官记之明也。’……”奏可。
  案历法,黄帝、颛顼、夏、殷、周、鲁,凡六家,各自有元。
  《后汉书》卷十三《律历志第三》
  论曰: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之分尚矣,乃有皇牺。皇牺之有天下也,未有书计。历载弥久,暨于黄帝,班示文章,重黎记注,象应著名,始终相验,准度追元,乃立历数。天难谌斯,是以五、三迄于来今,各有改作,不通用。故黄帝造历,元起辛卯,而颛顼用乙卯,虞用戊午,夏用丙寅,殷用甲寅,周用丁巳,鲁用庚子。
  《后汉书》卷二十《天文志第十》
  ……至于书契之兴,五帝是作。轩辕始受河图斗苞授,规日月星辰之象,故星官之书自黄帝始。至高阳氏,使南正重司天,北正黎司地。
  《后汉书》卷五十九《张衡列传第四十九》
  衡不慕当世,……作《应闲》以见其志云:
  ……浑元初基,灵轨未纪,吉凶纷错,人用朣朦。黄帝为斯深惨。有风后者,是焉亮之,察三辰于上,迹祸福乎下,经纬历数,然后天步有常,则风后之为也。
  《后汉孝明皇帝纪下》卷第十
  冬十一月乙卯,太白入于月,其占曰:“大将戮死,不出三年,人主崩。”本志称:“昔庖牺氏之王天下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然则天地设位,而星辰运度备矣。易曰:‘天垂象,圣人则之。’星官之书,始自黄帝。至高阳氏,使南正重司天,北正黎司地。唐虞之时,则羲、和氏掌焉。夏有昆吾,殷有巫咸,周有史佚,皆职典预睹成败,以佐时政者也。秦燔诗书,愚百姓,六经典籍残为灰烬,星官之书全而不毁。汉兴,司马谈父子以世家重、黎氏之后,著天官书。班固序汉书,又有天文志。”
  《晋书》卷——《志第一·天文上》
  ……然则三皇迈德,七曜顺轨,日月无薄蚀之变,星辰靡错乱之妖。黄帝创受《河图》,始明休咎,故其《星传》尚有存焉。降在高阳,乃命南正重司天,北正黎司地。
  若天果如浑者,则天之出入行于水中,为的然矣。故《黄帝书》曰“天在地外,水在天外”,水浮天而载地者也。
  黄帝坐在太微中,含枢纽之神也。天子动得天度,止得地意,从容中道,则太微五帝坐明以光。黄帝坐不明,人主求贤士以辅法,不然则夺势。四帝星夹黄帝坐,东方苍帝,灵威仰之神也;南方赤帝,赤熛怒之神也;西方白帝,白招矩之神也;北方黑帝,叶光纪之神也。
  轩辕十七星,在七星北。轩辕,黄帝之神,黄龙之体也。
  《晋书》卷一七《志第七·律历中》
  董巴议曰:“昔伏羲始造八卦,作三画,以象二十四气。黄帝因之,初作调历。历代十一,更年五千,凡有七历。颛顼以今之孟春正月为元,其时正月朔旦立春,五星会于天庙,营室也,冰冻始泮,蛰虫始发,鸡始三号,天曰作时,地曰作昌,人曰作乐,鸟兽万物莫不应和,故颛顼圣人为历宗也。……”
  《晋书》卷一八《志第八·律历下》
  昔在帝代,则法曰《颛顼》,曩自轩辕,则历曰《黄帝》,暨至汉之孝武,革正朔,更历数,改元曰太初,因名《太初历》。……
  《黄帝历》得四百六十六日,一蚀。
  《宋书》卷十一《志第一·律历上》
  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,阮隃之阴,取竹之嶰谷生,其窍厚均者,断两节间而吹之,以为黄钟之宫。制十二管,以听凤鸣,以定律吕。
  《宋书》卷十二《志第二·律历中》
  历所以拟天行而序七耀,纪万国而授人时。黄帝使大挠造六甲,容成制历象,羲和占日,常仪占月。少昊氏有凤鸟之瑞,以鸟名官,而凤鸟氏司历。颛顼之代,南正重司天,北正黎司地。尧复育重黎之后,使治旧职,分命羲和,钦若昊天。故《虞书》曰:“期三百有六旬六日,以闰月定四时成岁。”其后授舜,曰:“天之历数在尔躬。”舜亦以命禹。
  按历法,黄帝、颛顼、夏、殷、周、鲁,各自有元。
  杨伟表曰:“臣揽载籍,断考历数,时以纪农,月以纪事,其所由来,遐而尚矣。乃自少昊,则玄鸟司分;颛顼帝喾,则重、黎司天;唐帝、虞舜,则羲、和掌日。三代因之,则世有日官。……臣以为昔在帝代,则法曰《颛顼》,曩自轩辕,则历曰《黄帝》。……是以累代历数,皆疏而不密,自黄帝以来,改革不已。”
  《魏书》卷一〇七《志第八·律历三上》
  大圣通天地之至理,极生民之能事,体妙系于神机,作范留于器象。……昔黄帝采竹昆仑之阴,听凤岐阳之下,断自然之物,写自然之音。昔既协矣,黄钟以立;数既生矣,气亦征之。于是乎备数、和声、审度、嘉量、权衡之用,皆出于兹矣。三古所共行,百王不能易。
  历者数之用,探灵测化,穷微极幽之术也。所以上齐七政,下授万方。自轩辕以还,迄于三代,推元革统,厥事不一也。
  ……谨案:历之作也,始自黄帝,辛卯为元,迄于大魏,甲寅纪首,十有余代,历祀数千,轨宪不等,远近殊术。
  《隋书》卷十七《志第十二·律历中》
  夫历者,纪阴阳之通变,极往数以知来,可以迎日授时,先天成务者也……洎乎炎帝分八节,轩辕建五部,少昊以凤鸟司历,颛顼以南正司天,陶唐则分命和、仲,夏后乃备陈《鸿范》,汤、武革命,咸率旧章。
  梁初因齐,用宋元嘉历。天监三年下诏定历,员外散骑侍郎祖暅奏曰:“臣先在晋已来,世居此职,仰寻黄帝,至今十二代。历元不同,周天斗分,疏密亦异,当代用之,各垂一法。”
  《隋书》卷十九《志第十四·天文上》
  昔者荣河献箓,温洛呈图,六爻摛范,三光宛备,则星官之书,自黄帝始。高阳氏使南正重司天,北正黎司地,帝尧乃命羲、和,钦若昊天。
  若天果如浑者,则天之出入,行于水中,为必然矣。故《黄帝书》曰:“天在地外,水在天外。水浮天而载地者也。”
  晋侍中刘智云:“颛顼造浑仪,黄帝为盖天。”然此二器,皆古之所制,但传说义者,失其用耳。
  昔黄帝创观漏水,制器取则,以分昼夜。其后因以命官,《周礼》挈壶氏则其职也。
  轩辕十七星,在七星北。轩辕,黄帝之神,黄龙之体也。
  《旧五代史》卷一百四十《历志》
  粤自轩黄,肇正天统,岁躔辛卯,历法时成。故黄帝始用辛卯历。
  《金史》卷二十《天文志》
  自伏羲仰观俯察,黄帝迎日推策,重黎序天地,尧历象日月星辰,舜齐七政,周武王访箕子,陈洪范,协五纪,而观天之道备矣。
  《通鉴外纪》卷一
  帝受《河图》,见日月星辰之象,始有星官之书。其师大挠探五行之情,占斗刚所建,始作甲子,甲乙谓之干,子丑谓之枝,枝干相配以名日。命容成造历,隶首作数。
  《通志》卷一
  〔黄〕帝受河图,见日月星辰之象,始有星官之书。
  《皇王大纪》卷一
  轩辕命师大挠氏正甲子,羲和氏占日,常仪氏占月,臾区氏占星,隶首氏理算数,伶伦氏、荣猿氏正律吕,各尽其方。于是命容成氏综六术为盖天,著《周天历》,度造调历,以斗杓建寅春正月为岁首。天秉阳垂日星,阳数奇,故观天者,占星而已;地秉阴窍于山川,阴数耦,故观地者,随山而理川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
  命臾区占星,斗苞授规,正日月星辰之象。分星次象应,著名始终相验,于是乎有星官之书。浮箭为泉,孔壶为漏,以考中星。命羲和占日,僪珥旺适,缨纽苞负,关启亡浮。尚仪占月,绳九道之侧匿,纠五精之留疾。车区占风,道八风以通乎二十四。……
  大挠正甲子,探五行之情,而定之纳音。风后释之,以致其用,而三命行矣。察三辰于上,迹祸福于下,经纬历数,然后天步有常而不倍。命容成作盖天,综六术,以定气象。问于鬼臾区曰:“上下周纪其有数乎?”对曰:“天以六节,地以五制。周天气者六期为备,终地气者五岁为周,五六合者岁三十,七百二十气为一纪,六十岁、千四百四十气为一周,太过不及,斯以见矣。”乃因五量治五气、起消息、察发敛以作《调历》,岁纪甲寅,日纪甲子,立正爻以配气,致重爻以抵日,而时节定。是岁己酉,朔旦南至,而获神策,得宝鼎。冕侯问于鬼容区,容区对曰:“是谓得天之纪,终而复始。”爰兴封禅,迎日推策,造六十神历,积邪分以致闰,配甲子而设蔀。岁七十六以为纪,纪二十而蔀首定之,原名握先,率二十而冬至复朔。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而策定,然后时惠而辰从。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于是,大挠能探五行之情,占北斗衡所指,乃作甲乙十干以立日,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。以鸟兽配为十二辰属之,以成六旬,谓造甲子也。
  黄帝观伏羲三画成卦,八卦合成二十四气,即作纪历以定年也。
  帝敬大挠,因以为师。因每方配三辰,立孟、仲、季,自是有阴阳之法焉。
  黄帝又获宝鼎,乃迎日推策。于是顺天地之纪,旁罗日月星辰,作盖天仪,测玄象,推分星度,以二十八宿为十二次。角亢为寿星之次,房心为大火之次,尾箕为析木之次,斗牛为星纪之次,虚危为玄枵之次,室壁为诹訾之次,奎娄为降娄之次,昴毕为大梁之次,觜参为实沉之次,井鬼为鹑首之次,星张为鹑火之次,翼轸为鹑尾之次。
  立上之星,作占日月之书,此始为观象之法也,皆自河图而演之。
  又使羲和占日,常仪占月,鬼臾区占星,帝作占候之法、占日之书,以明休咎焉。
  《清史稿》卷四百八十一《儒林列传》
  ……著古文甲乙篇,谓许叔重始一终亥,偏旁条例所由出,日辰干支,黄帝世大挠所作,沮诵、苍颉名之以易结绳,伏羲画八卦作十言之教之后,以此三十二类为正名百物之本。故归藏为黄帝易,就许氏偏旁条例,以干支别为序次,凡许书所存及见于金石文字者,分别部居,书未竟,而条理粗具。……
  《清史稿》卷五百六《畴人列传》
  王锡阐,字晓庵,吴江人。兼通中、西之学,自立新法,用以测日、月食不爽秒忽。每遇天日青霁,辄登屋卧鸱吻察星象,竟夕不寐。著晓庵新法六卷,序曰:“炎帝八节,历之始也,而其书不传。黄帝、虞、夏、殷、周、鲁七历,先儒谓系伪作。……”
  文鼏,字尔素,文鼎季弟也。著中西经星同异考一卷……星官之书,自黄帝始,重黎、羲和,志天文者,纷糅不一。……
  【子集】
  《拾遗记》卷八《蜀》
  〔周〕群问(猿化为老翁)曰:“公是何年生?”答曰:“已衰迈也,忘其年月。犹忆轩辕之时,始学历数,风后、容成,皆黄帝之史,就余授历数。”
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《天部四·日》
  《黄帝占书》曰:日中三足乌见者,其所居分野有白衣会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于时大挠能探五行之情,占北斗衡所指,乃作甲乙十干以名日,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,以鸟兽配为十二辰属之,以成六旬,谓造甲子也。黄帝观伏羲之三画成卦,八卦合成二十四气,即作纪历,以定年也。帝敬大挠以为师,因每方配三辰,立孟仲季,自是有阴阳之法焉……
  〔黄帝〕又问天老,得天元日月星辰之书、天文刻漏之书以纪时。有臣隶首善算法,始作数著算术焉。臣伶伦作权量(权,秤也,量即斗斛也)。……
  〔黄〕帝又获宝鼎,乃迎日推策。于是顺天地之纪,旁罗日月星辰,作盖天仪,测玄象,推分星度,以二十八宿为十二次。角亢为寿星之次,房心为大火之次,箕斗为析木之次,牛女为星纪之次,虚危为玄枵之次,室壁为诹觜之次,奎娄为降娄之次,昴毕为大梁之次,觜参为实沉之次,井鬼为鹑首之次,星张为鹑火之次,翼轸为鹑尾之次。立中外之星,作占日月之书,此始为观象之法也,皆自《河图》而演之。又使羲和占日,常仪占月,鬼臾区占星,帝作占候之法,占日之书,以明休咎焉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一《天地生植部第一》
  〔星辰〕《后汉·天文志》注曰:高帝分星次,凡中外官常明者百二十四,可名者三百二十,微星万一千五百一十,黄帝创制之大略也。
  〔星官〕《后汉·天文志》曰:轩辕始受河图,斗苞授规日月星辰之象。故星官之书,自黄帝始。至高阳氏,乃使南正重司天。
  〔星次〕《帝王世纪》曰:黄帝受命,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。刘昭《补汉志》亦曰:黄帝定星次。即今《尔雅》所记十二次与二十八舍之度,皆自黄帝创之也。
  〔宿度〕《史记·历书》曰:黄帝名察度验,臣瓒谓题名宿度,候察进退三辰之度,吉凶之验也。
  〔五行〕《史记·历书》曰:黄帝建立五行,起五部。
  〔十二辰〕《事始》曰: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,又以十二名兽属之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一《正朔历数部第二》
  〔甲子〕《世本》曰:大挠造甲子。《吕氏春秋》曰:黄帝师大挠。
  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命大挠造甲子,正时。《月令章句》说:大挠探五行之精,占斗纲所建,乃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,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。支干相配,以成六旬。
  〔岁〕黄帝定星历,正闰余,以肇岁事……
  〔正〕郑康成《尚书·三伯注》,意谓舜以十一月,尧十二月,高辛十二月,高阳十一月,少昊十二月,黄帝十三月,炎帝十一月,女娲十二月。
  〔闰〕《史记》:黄帝起消息,正闰余,则闰盖余分之月也,黄帝造历始正之。
  〔历〕《汉书·律历志》曰:黄帝造历。董巴曰:伏羲始作八卦,三画以象二十四气。黄帝因之,初作调历。
  〔算〕《后汉·律历志》曰:隶首作数。《晋律历志》曰:黄帝使隶首作算数。《博物记》曰:隶首,黄帝臣。
  〔数〕《史记》曰:黄帝建气物分数。
  〔浑仪〕《刘氏历》曰:高阳造浑仪,黄帝为盖天。
  〔更点〕起于《易系辞》九事重门击柝之说,自黄帝时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七《伎术医卜部第三十九》
  〔占岁〕《师旷占》乃有黄帝欲知岁苦岁乐岁善,即占岁为起于黄帝。
  〔杂占〕《晋律历志》曰:黄帝使羲和占日,常仪占月,车区占风,鬼臾区占星。……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一《天文》
  〔星辰〕《后汉志》注曰:黄帝分星次,凡中外官常明者百二十四,可名者三百二十,微星万一千五百一十。
  〔五行〕《史记历书》曰:黄帝建立五行,起五部。
  〔刻漏〕黄帝刻漏水制器,以分昼夜。
  〔甲子〕《月令章句》曰:天皇始制干支之名,以定岁之所在。又云:黄帝命大挠,探五行之情,占斗罡所建,作甲乙以名日,谓之干……作子丑以名月,谓之支……支干相配,以成六旬。
  〔岁〕黄帝定星历,正闰余,以肇岁事。
  〔闰〕《史记》曰:黄帝起消息,正闰余,则闰盖余分之月也。黄帝造历始正之。
  〔十二辰〕《事始》曰: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,又以十二名兽属之。
  〔星官〕《后汉志》曰:轩辕始授河图,斗苞授规日月星辰之象。故星官之书,自黄帝始。
  〔浑仪〕《刘氏历》曰:高阳造浑仪,黄帝为盖天。
  《广博物志》卷四《时序总·岁时》
  伏羲初置元日,神农初置腊节,轩辕初置二社,巫咸始置除夕节。(《物原》)
  黄帝立子午十二辰以名月,又以十二名兽属之。(《事始》)
  昔伏羲氏始造八卦,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,黄帝因之,初作调历,历代十一,更年五千,凡有七历。(《董巴议》)
  黄帝命大桡正甲子,探五行之情,而定之纳音。风后释之以致其用,而三命行矣。察三辰于上,迹祸福于下,经纬历数,然后天步有常而不倍。命容成作盖天,综六术以定气象。问于鬼臾区曰:“上下周纪其有数乎?”对曰:“天以六节,地以五制。周天气者,六期为备;终地气者,五岁为周。五六合者,岁三十。七百二十气为一纪,六十岁。千四百四十气为一周。太过不及,斯以见矣。乃因五量,治五气,起消息,察发敛,以作调历。岁纪甲寅,日纪甲子。立正爻以配气,致重爻以抵日,而时节定。”是岁己酉朔旦南至,而获神策,得宝鼎,冕侯问于鬼容区,容区对曰:“是谓得天之纪,终而复始。”爰兴封禅,迎日推策,造十六神历,积邪分以致闰,配甲子而设蔀。岁七十六以为纪,纪二十而蔀首定之。原名握先,率二十而冬至复朔,凡二十推,三百八十年而策定,然后时惠而辰从。(《续汉书》)
  黄帝造历,元起辛卯。(《续汉书》)
  《皇朝经世文编》卷八
 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算居其一。……黄帝定三数为十算命隶首作数以率其羡要其会隶首因以著九章。
  黄帝命大挠作甲子,隶首作算数,历算之学由来尚矣。
  《滴天髓·六亲论》
  昔黄帝礼天于圜邱,天降十干,受命大挠作十二支以配之。故日干曰天干,其所由,合即天一、地二、天三、地四、天五、地六、天七、地八、天九、地十之义。依数推之,则甲一、乙二、丙三、丁四、戊五、己六、庚七、辛八、壬九、癸十也。
  《三命通会》卷一《论支干源流》
  逮及黄帝授河图,见日月星辰之象,于是始有星官之书。命大尧探五行之情,占斗纲所建,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。
  《寓简》卷一
  黄帝曰:“水数六,火数七,木数八,金数九,土数五。”水火木金皆以成数,土独以生数,而不言十者,土不独居成数也。
  【方志】
  (康熙)《新郑县志》 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刻本
  卷三人物·古圣
  帝受河图,见日月星辰之象,始有星官之书。命大挠探五行之情,占斗纲所建,作甲子。命容成造历。
  二、农与工商
  【经史】
  《大戴礼记》卷七《五帝德第六十二》
  时播百谷草木,淳化鸟兽昆虫,历离日月星辰,极畋土石金玉。勤其心力耳目,节用水火材物。
  《纬书集成·论语编·论语譔考》
  轩辕知地利,九牧倡教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
  上有丹矸者,下有黄银;上有慈石者,下有铜金;上有陵石,下有赤铜、青金;上有代赭,下有盐铁;上有葱,下有银沙。此山之见荣者也。至于艾而时之,则货币于是乎成。乃燹山林,破曾薮,楚莱沛,以制金刀,立五币,设九棘之利,而为轻重之法。
  命匠营国,国中九经九纬,五置而有市,市有馆,以俟朝聘之需。
  于是立货币以制国用。
  乃命宁封为陶正,赤将为木正,以利器用。
  经土设井,以塞争端。立步制晦,以防不足。八家以为井,井设其中而收之于邑,故十利得。辨九地,立什一。存亡相守,有无相权,是以情性可得而亲,生产可得而均。分之于井,计之于州,因所利而劝之,是以地著而数详。置法而不变,俾民得以安其法,是以不使而成,不扈而止。策天命而治天下,故天报眉寿,德泽深后世。故子孙皆以有土,黄祚衍于天下,于今未忘也。
  耕父推畔,道不拾遗,狗彘吐菽粟,而城郭不闷,人保命而不夭,岁时熟而亡凶,天地休通,五行期化,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,星辰不失其行。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是时庶民甘其食,美其服,炙其俗,安其居,无羡欲之心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音相闻,至老不相往来,无求故也。所谓黄帝理天下使民,谓之至理之代。是时风不鸣条,谓之天下之喜风也;雨不破块,谓十日小雨应天下文,十五日一大雨以协运也。以嘉禾为粮,谓木禾也,其穗异常;以醴泉为浆,谓泉水味美如酒,可以养老也。以五芝为芳,谓有异草生于圃,则芝英、紫芝、黑芝、五芝草生,皆神仙上药。
  【子集】
  《管子》卷二三《地数第七十七》
  黄帝问于伯高曰:“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,为之有道乎?”伯高对曰:“请刈其莞而树之,吾谨逃其蚤牙,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。”黄帝曰:“此若言可得闻乎?”伯高对曰:“上有丹砂者,下有黄金;上有慈石者,下有铜金;上有陵石者,下有铅、锡、赤铜;上有赭者,下有铁。此山之见荣者也。苟山之见其荣者,君谨封而祭之。距封十里而为—坛,是则使乘者下行,行者趋。若犯令者,罪死不赦。然则与折取之远矣。”修教十年,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,金从之。蚩尤受而制之,以为剑、铠、矛、戟,是岁相兼者诸侯九。雍狐之山发而出水,金从之,蚩尤受而制之,以为雍狐之戟、芮戈,是岁相兼者,诸侯十二。
  《文子》卷上《精诚》
  老子曰:昔黄帝之治天下,……岁时熟而不凶,百官正而无私,上下调而无尤,法令明而不闇,辅佐公而不阿,田老让畔,道不拾遗,市不预贾。故于此时,日月星辰不失其行,风雨时节,五谷丰昌,凤凰翔于庭,麒麟游于郊。
  《吕氏春秋》卷二十六《审时》
  黄帝曰:“四时之不正,正五谷而已矣。”
  《黄帝内传》
  黄帝升为天子,地献草木,述耕种之利,因之以广耕种。
  命西陵氏劝蚕,稼月大火而浴种,夫人副袆而躬桑。黄帝斩蚩尤,蚕神献丝,乃称织维之功。
  《拾遗记》卷一〇《昆吾山》
  昆吾山,其下多赤金,色如火。昔黄帝伐蚩尤,陈兵于此地,掘深百丈,犹未及泉,惟见火光如星。地中多丹,炼石为铜,铜色青而利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〇八
  宁封子者,黄帝时人也,世传为黄帝陶正。有人遇之,为其掌火,能出五色烟,久则以教封子。封子积火自烧,而随烟气上下,视其灰烬,犹有其骨,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,故谓之宁封子焉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一《利源调度部第七》
  〔井田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始经土设井,以塞争端,立步制亩,以防不足。使八家为井,井间四道。此井田之原也。其法肇于黄帝,成于大禹,备于周,坏于秦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九《农业陶渔部第四十五》
  〔田亩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始立步制亩。是田以亩计,起自轩辕也。
  〔耕〕……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升为天子,地神献草木,述播种之利,因广耕。
  〔杵臼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因创杵臼。
  〔舂〕《世本》曰:雍父作舂,黄帝臣也。
  〔蚕丝〕《皇图要记》曰:……黄帝四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。
  〔织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蚕神献采丝,称织纴之功,因之广织。于此言广,明其前有,黄帝广之尔。
  《皇朝经世文编》卷十
  臣案遂沟洫浍川。圣人之所以备天时,尽地利,以奠民居,而为功于万世者也。画野经土,肇自黄帝,至成周最为详密。
  《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》卷八
  问:“泰西之富效在矿务,中国仿而行之于右有合否?”曰:“矿之兴也由来旧矣,特古无矿务之名耳。子华子曰:‘黄帝之治天下也,百神出而受职于明堂之庭,乃采铜于首山以铸神鼎焉,此为采矿之所自始。’”
  《皇朝文献通考》卷一百二
  蚕始黄帝止。
  【方志】
  (康熙)《新郑县志》 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刻本
  卷三人物·古圣
  命宁封为陶正,赤将为木正,以利器用。命共鼓为舟楫,以济不通。命邑夷作大辂,以行四方。创宫室之制,作合宫以祀上帝,按万灵布政教焉。又范金为货,制金刀立五币,以利国用。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。
  三、衣食往行
  【经史】
  《世本》卷九《作篇》
  黄帝造火食。
  黄帝作冕。垂旒,目不邪视也;充纩,耳不听谗言也。
  伯余作衣裳。
  胡曹作衣。
  胡曹作冕。
  于则作扉履。
  雍父作臼。
  雍父作舂。
  雍父作杵。
  胲作服牛。
  相土作乘马。
  共鼓、化狄作舟。
  《穆天子传》卷二
  天子三日舍于*(左垔右鸟)鸟之山□。吉日辛酉,天子升于昆仑之丘,以观黄帝之宫(晋郭璞注引《新语》:“黄帝巡游四海,登昆仑山,起宫室于其上”),而封丰隆之葬,以诏后世。
  癸亥,天子具蠲齐牲全,以禋□昆仑之丘。……天子□昆仑,以守黄帝之宫;南司赤水,而北守舂山之宝。……遂宿于昆仑之阿,赤水之阳。吉日辛酉,天子升于昆仑之观黄帝之宫。
  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
  “死生之说”正义:存亡犹生死也。黄帝之前,未有衣裳屋宇。及黄帝造屋宇,制衣服,营殡葬,万民故免存亡之难。
  《汉书》卷二十四《食货志第四上》
  ……食足货通,然后国实民富,而教化成。黄帝以下“通其变,使民不倦”。
  《汉书》卷二十八《地理志第八上》
  昔在黄帝,作舟车以济不通,旁行天下,方制万里,画野分州,得百里之国万区。
  《纬书集成·春秋编·春秋内事》
  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,始有堂室,高栋深宇,以避风雨。
  《越绝书》卷八《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》
  昔者,越之先君无余,乃禹之世,别封于越,以守禹冢。问天地之道,万物之纪,莫失其本。神农尝百草、水土甘苦,黄帝造衣裳,后稷产穑、制器械,人事备矣。
  《古史考》
  黄帝始蒸谷为饭,烹谷为粥。黄帝作瓦甑。
  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……
  始有燔炙,人裹肉烧之,曰炮,故食取名焉。及神农时民食谷,释米加于烧石之上而食。及黄帝始有釜甑,火食之道成。黄帝始蒸谷为饭,烹谷为粥。
  《后汉书》卷一百二十《舆服志》
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巛(坤)。乾巛(坤)有文,故上衣玄,下裳黄。
  《晋书》卷二五《志第十五·舆服》
  史臣曰:昔者乘云效驾,卷领垂衣,则黄帝皂衣纁裳,放勋彤车白马,叶三微之序,舍寅丑之建,玄戈玉刃,作会相晖。
  《三国志》卷四《魏书·少帝纪第四》
  〔甘露元年夏四月〕丙辰,帝幸太学,……帝又问(诸儒〕曰:“《系辞》云‘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’,此包羲、神农之世为无衣裳。但圣人化天下,何殊异尔邪?”〔《易》博士淳于〕俊对曰:“三皇之时,人寡而禽兽众,故取其羽皮而天下用足,及至黄帝,人众而禽兽寡,是以作为衣裳以济时变也。”
  《通典》卷五十七
  上吉衣毛帽皮,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,乃作冠缨。黄帝造冕旒,始用布帛。
  黄帝作冕,垂旒,目不邪视也;充纩,耳不听谗言也。
  《通典》卷六十一
  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,盖取诸乾坤,故衣玄而裳黄。旁观翚翟草木之华,乃染五色,始为文章以表贵贱,而天下理。
  《通典》卷六十四
  黄帝作车,至少昊始驾牛,及陶唐氏制鸾彤车,乘白马,则马驾之初也……
 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将士皆迷四方。黄帝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。故后常建焉。
  《旧唐书》卷四十五《志第二十五·舆服》
  昔黄帝造车服,为之屏蔽,上古简俭,未立等威。而三、五之君,不相沿习,乃改正朔,易服色,车有舆辂之别,服有裘冕之差,文之以染缋,饰之以絺绣,华虫象物,龙火分形,于是典章兴矣。
  古者太昊庖牺氏,仰以观象,俯以察法,造书契而文籍生。次有黄帝轩辕氏,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,垂衣裳而天下理。
  《旧唐书》卷九十八《列传第四十八·卢怀慎》
  黄帝所以垂衣裳而天下理者,任风、力也;帝尧所以光宅天下者,任稷、契也。
  《旧唐书》卷一百八十三《列传第一百三十三·外戚》
  ……洎乎出震应期,画八卦而成象;炎皇御历,播百谷之兴农。车服创于轩辕之朝,历象建于唐尧之代,封建之事,阙尔无闻。……
  《旧唐书》卷一百九十上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·文苑上》
  古者太昊庖羲氏,仰以观象,俯以察法,造书契而文籍生。次有黄帝轩辕氏,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,垂衣裳而天下理。……
  《宋史》卷一百四十九《舆服志》
  昔者圣人作舆,轸之方以象地,盖之圆以象天。易传言:“黄帝、尧、舜,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。”……以是知舆服始于黄帝,成于唐、虞,历夏及商,而大备于周。……
  《资治通鉴》卷第十二
  三月,甲子,皇帝冠,赦天下。帝年十七即位,至是始冠。孔颖达曰:案略说:周公对成王云:古者冒而句领。注云:古人,谓三皇时以冒覆头,句领绕颈,至黄帝时则有冕也。世本谓黄帝造火食、旃冕,是冕起于黄帝也。但黄帝以前,则以羽皮为之冠;黄帝以后,乃用布帛。其冠之年,则天子、诸侯十二而冠。
  《通鉴外纪》卷一
  作冕垂旒,充纩为衣,玄裳黄,旁观翚翟草木之华,乃染五色,为文章以表贵贱。作舟车以济不通,旁行天下。
  《通志》卷一
  始制衣服,作冕旒,充纩元,衣黄裳,析翚翟之华,渍草木之英,变为五色文章,而著于器服,以表贵贱。
  《皇王大纪》卷一
  上古山处于穴,栖于木,至是营宫室,制户牖,而猛暴禁。作杵臼而谷粟始凿,作釜灶而民始粥,作甑而民始饭,以烹以炰以为醴酪。行而有屝屦履焉,死而有棺椁焉。城城筑邑,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。
  于是制轩冕,目垂旒,耳充纩,玄衣黄裳。旁观翚翟草木之英华,画缋五色为文章。
  《路史》卷七《前纪七·轩辕氏》
  轩辕氏作,于空桑之北,绍物开智。见转风之蓬不已者,于是作制乘车,柜轮璞较,横木为轩,直木为辕,以尊太上,故号轩辕氏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
  乃广宫室,壮堂庑,高栋深宇,以避风雨。作合宫,建銮殿,以祀上帝,接万灵以采民言。……重门击柝,备不速客。命邑夷法斗之周旋,魁方标直,以携龙角,为帝车大辂,故曲其辀,绍大帝之卫。于是崇牙、交旗、羽搊、*(左扌右暴)槊、櫑剑,华盖、属车、副乘、记里,司马以备道哄。命马师皇为牧正,臣胲服牛始驾,而仆跸之御全矣。
  法乾坤以正衣裳,制衮冕,设斧黻、深衣、大带、屝屦、赤舄、纁裳、紸纩、赘旒,以规视听之逸。房观翚翟,草木之花,染为文章,以明上下之衰。袆衣褕展,以为内服,故于是有衮龙之颂。端璧瑞以奉天,委珩牙以嫮武,是以衣裳所在,而凶恶不起。……
  命西陵氏劝蚕,稼月大火而浴种,夫人副袆而躬桑。乃献茧丝,遂称织维之功,因之广织,以给郊庙之服。……
  命共鼓、化狐作舟车,以济不通。命竖亥通道路,正里(候)〔堠〕……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时有臣曹胡造衣,臣伯余造裳,臣于则造履,帝因之作冠冕,始代毛革之弊,所谓“黄帝垂衣裳而天下理”也。因以别尊卑,令男女异处而居,取法乾坤天尊地卑之义。
  帝见浮叶,方为舟。即有共鼓化狄三臣,助作舟楫。所谓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也,盖取诸《涣》。涣,散也,物大通也,所以济不通也。
  帝又观转蓬之象,以作车。
  时有神马出生泽中,因名泽马,一曰吉光,一曰吉良,出大封国。文马缟身朱鬃,乘之寿千岁,以圣人为政,应而出。又有腾黄之兽,其色黄,状如狐,背上有两角,龙翼,出日本国,寿二千岁。黄帝得而乘之,遂周游六合,所谓“乘八翼之龙游天下”也。故迁徙往来无常,帝始教人乘马。
  有臣胲作服牛以用之。《世本》云:“所谓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取诸《随》。”得随所宜也。
  有臣黄雍父始作舂,所谓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,以济万人,取诸《小过》者,过而通也。
  帝作灶以著经,始令铸釜造甑,乃蒸饭而烹粥,以易茹毛饮血之弊。
  帝始作屋,筑宫室,以避寒暑燥湿,谓之宫,宫言处于中也。所谓“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”,取诸《大壮》,大者,壮也。
  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,始改巢居穴处之弊。又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,以取诸《豫》,备不虞也。
  黄帝垂衣裳之后,作龙衮之服,画日、月、星、辰于衣上,以象天,故有《龙衮》之颂。
  《元史》卷七十八《志第二十八·舆服一》
  若稽往古,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;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盖取诸大壮。冕服车舆之制,其来尚矣。
  《辽史》卷五十五《志第二十四·仪卫志一》
  自黄帝而降,舆服之制,其来远矣。禹乘四载作小车,商人得桑根之瑞为大辂,周人加金玉,象饰益备。
  《辽史》卷五十六《志第二十五·仪卫志二》
  黄帝始制冕冠章服,后王以祀以祭以享。夏收、殷冔、周弁以朝,冠端以居,所以别尊卑、辨仪物也。
  《文献通考》卷一十一《王礼考六》
  上古衣毛冒皮,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,乃作冠缨。黄帝造旒冕,始用布帛。……
  黄帝作冕,垂旒,目不邪视也。充纩,示不听谗言也。
  林氏曰:黄帝始备衣裳之制。……自黄帝以来,历代之制,莫不然也。
  《文献通考》卷一一七《王礼考十一》
  指南车: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将士皆迷四方。黄帝于是作指南车以示方,故后常建焉。
  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二《世纪一》
  〔补〕〔黄〕帝令风后法斗机,作指南车。(《志林》)
  【子集】
  《山海经》卷二《西山经》
 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,曰峚山,其上多丹木,员叶而赤茎,黄花而赤实,其味如饴,食之不饥。丹水出焉,西流注于稷泽,其中多白玉,是有玉膏,其源沸沸汤汤,黄帝是食是飨。是生玄玉。玉膏所出,以灌丹木。丹木五岁,五色乃清,五味乃馨。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,而投之钟山之阳。瑾瑜之玉为良,坚粟精密,浊泽而有光。五色发作,以和柔刚。天地鬼神,是食是飨。君子服之,以御不祥。自峚山至于钟山,四百六十里,其间尽泽也。是多奇鸟、怪兽、奇鱼,皆异物焉。
  《管子》卷二四《轻重戊第八十四》
  黄帝作,钻燧生火,以熟荤臊,民食之,无兹胃之病,而天下化之。
  《新语》卷上《道基第一》
  《传》曰:“天生万物,以地养之,圣人成之。”功德参合,而道术生焉……天下人民野居穴处,未有室屋,则与禽兽同域。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,筑作宫室,上栋下宇,以避风雨。民知室居食谷,而未知功力,于是后稷乃列封疆,画畔界,以分土地之所宜,辟土殖谷,以用养民;种桑麻,致丝枲,以蔽形体。
  《尚书大传》
  黄帝始制冠冕,垂衣裳,上栋下宇,以避风雨,礼文法度,兴事创业。
  《淮南子》卷十三《氾论训》
  伯余之初作衣也,緂麻索缕,手经指挂,其成犹网罗。后世为之机抒胜复,以便其用,而民得以掩形御寒。
  《白虎通义》卷第八《衣裳》
  《易》曰:黄帝、尧、舜,垂衣裳而天下治。
  黄帝作宫室,以避寒暑,此宫室之始也。
  《风俗通义》《皇霸第一·五帝》
  黄帝始制冠冕,垂衣裳,上栋下宇,以避风雨,礼文法度,兴事创业。
  《帝王世纪·自皇古至五帝第一》
  及至黄帝,为筑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
  《古今注》卷上《舆服第一》
  大驾指南车,起于黄帝。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兵士皆迷。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,遂擒蚩尤而即帝位,故后常建焉。
  华盖,黄帝所作也。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,有花葩之象,故因而作华盖也。
  《拾遗记》卷一《轩辕黄帝》
  轩辕……始造书契,服冕垂衣,故有兖龙之颂。变乘桴以造舟楫,水物为之〔翔〕(祥)踊,沧海为之恬波。……
  《中说》卷五
  昔黄帝有合宫之听,尧有衢室之问,舜有总章之访,皆议之谓也。大哉乎!并天下之谋,兼天下之智而理得矣,我何为哉?恭己南面而已。
  《中华古今注》卷之上
  大驾指南车,起于黄帝。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皆迷四方,于是乃作指南车以示四方,遂擒蚩尤而即位。
  华盖,黄帝所作也。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,金枝玉叶,至于帝上,有花葩之象,故因而作华盖焉。
  《中华古今注》卷之中
  衫子,自黄帝无衣裳,而女人有尊一之义,故衣裳相连。
  袴,盖古之衫也……时黄帝讲武之臣,近侍者朱章袴褶,已下属鞋。
  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一《乐部九·歌二》
  夏侯玄《辨乐论》曰:昔伏羲氏因时兴利,教民田渔,天下归之,时则有网罟之歌;神农继之,教民食谷,时则有丰年之咏;黄帝备物,始垂衣裳,则有龙衮之颂。
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九〇《服章部七》
  董巴《汉舆服志》曰:上古衣毛而冒皮,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,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,盖取诸《乾坤》,有文,故上衣玄而下裳黄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时有臣曹胡造衣,臣伯余造裳,臣于则造履,帝因之作冠冕。始代毛革之弊,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理也。帝因以别尊卑,令男女异处而居,取法乾坤天尊地卑之义。帝见浮叶方为舟,即有共鼓、化狄三臣助作舟楫,所谓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也,以取诸《涣》。涣,散也,物大通也,所以济不通也。帝又观转蓬之象,以作车。时有神马出,生泽中,因名泽马。一曰吉光,又曰吉良,出大封国,又有腾黄神兽,其色黄,状如狐,背上有两角龙翼,黄帝得而乘之,遂周旋六合,所谓乘八翼之龙游天下也。故迁徙往来无常。帝始教人乘马,有臣胲作服牛以用之。《世本》云:所谓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取诸《随》,得随所宜也。有臣黄雍父始作舂,所谓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,以济万人,取诸《小过》也。小过者,过而通也。帝作灶以著经,始令铸釜造甑,乃蒸饭而烹粥,以易茹毛饮血之弊。……帝始作屋,筑宫室,以避寒暑燥湿,谓之宫室,言处于中也。所谓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取诸《大壮》。大者,壮也。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,始改巢居穴处之弊。又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,以取诸《豫》,备不虞也。又易古之衣薪,葬以棺椁,以取诸《大过》也。
  黄帝垂衣裳之后,作龙衮之服,画日月星辰于衣上以象天,故有《龙衮之颂》。
  ……又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明堂图,有复道,上有楼,从西南入,此楼之始也。帝依图制之,曰合宫,可以观其行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二《舆驾羽卫部第十二》
  〔指南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。《志林》曰: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弥三日,人皆惑。帝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,以别四方。《古今注》又曰:指南车起于黄帝战蚩尤作大雾迷四方,于是作指南车也。
  〔记里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,记里车居其右,则是其制始自黄帝造之,非西汉所作也。
  〔相风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有相风乌制,疑黄帝始作之也。
  〔建旗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设五旗,夏后奚仲为车正,建旗斿旐,以别尊卑等级也。
  〔驾〕《易》言,黄帝服牛乘马,则马驾之初也。……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三《冠冕首饰部第十四》
  〔冠〕……《通典》曰:上古衣毛帽皮,后代圣人,见鸟兽冠角,乃作冠缨,黄帝始用布帛。或曰黄帝已前用皮羽也。
  〔冕〕《说文》曰:黄帝初作冕。《世本》曰:黄帝作旃冕。……《通典》曰:黄帝作冕,垂旒,目不邪视也;充纩,耳不听谗言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三《衣裘带服部第十五》
  〔衣裳〕《易》曰: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。《世本》曰:胡曹作衣;宋衷曰:黄帝臣。……
  〔兖衣〕《事始》曰:黄帝作画象日月星辰于衣上,以似天,故有兖龙之颂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伐蚩尤,乃服兖冕,至舜始备十二章。
  〔裘〕《黄帝出军诀》曰:帝伐蚩尤未克,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,以符授帝。然则彼时已有裘之名。……
  〔履舄〕《世本》曰:于则作屝屦。宋衷曰:黄帝臣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七《州郡方域部第三十五》
  〔州〕《周公职录图》曰:黄帝受命,风后受图,割地布九州。《沿革》曰:黄帝分州画野。……
  〔里路〕《山海经》曰:黄帝有记里之车。按黄帝游幸天下,而车以记里,疑道路之纪以里堠,起轩辕时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八《舟车帷幄部第四十》
  〔舟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因创舟楫。《易系辞》曰:黄帝氏作,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盖以黄帝为是。
  〔筏〕《拾遗记》曰:轩皇变乘桴以造舟楫,则是未为舟前,第乘桴以济矣。筏即桴也,盖其事出自黄帝之前。今竹木之排谓之筏是也。
  〔车〕……《古史考》曰: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其后少昊时驾牛,禹时奚仲驾马。……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八《宫室居处部第四十三》
  〔宫〕《易》曰: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谓黄帝也。《内传》曰:帝斩蚩尤,因建宫室。《穆天子传》曰:登昆仑,观黄帝宫室。《白虎通》曰: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,此宫室之始也。《管子》,黄帝有合宫。
  〔室〕《尔雅》曰:宫谓之室。《风俗通》曰:室其外也,宫其内也,盖自黄帝始。而《周书》亦云黄帝作。……
  〔堂〕《管子》曰:轩辕有明堂之议。《春秋内事》曰:轩辕氏始有堂室栋宇,则堂之名肇自黄帝也。
  〔楼〕《史记》:方士言于汉武帝曰:黄帝为五城十二楼,以候神人,帝乃立井干楼,然则楼盖起于黄帝之时。
  〔阁〕《韩诗外传》曰:黄帝时,凤巢于阿阁。则阁亦肇于黄帝矣。
  〔庭〕《列子》曰:黄帝居大庭之馆。此庭名之起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八《城市藩御部第四十四》
  〔门〕《易·系辞》曰:神农氏没,黄帝、尧、舜氏作,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,盖取诸《豫》。《皇图要纪》曰:轩辕造门户。然则门户之制,其在上栋下宇之后乎?
  〔阶〕《韩诗外传》曰:凤蔽日而至,黄帝降于东阶。则阶陛之制,自黄帝为栋宇则设之也。
  〔台榭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因之立台榭。此盖其始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九《酒醴饮食部第四十六》
  〔酒〕……而《黄帝内传》:王母会帝于嵩山,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晖之酒,又有延洪寿光之酒。然黄帝时已有其物……
  〔炙〕《周书》曰:黄帝始燔肉为炙。
  〔饭〕《周书》曰:黄帝始蒸谷为饭也。
  〔粥〕又曰:黄帝始蒸谷为粥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十《布帛杂事部第五十三》
  〔布帛〕……汉王逸《机赋》曰:帝轩龙跃,桑叶是创,仰揽三光,悟彼织女,爰制布帛。《易》曰: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《乾坤》。孔颖达疏曰:……考此则布帛自黄帝制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三《国制》
  〔丝〕《皇图要记》曰:黄帝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。
  〔布帛〕《汉志》曰:上古衣毛而冒皮,后圣易之以丝麻。以为布帛盖自黄帝制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冠服》
  〔冠〕黄帝始用布帛,或曰黄帝已前用皮羽。
  〔冕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作冕,垂旒。
  〔衣裳〕《通典》曰:上古衣毛,后代以麻易之。先知为上,以制衣;后知为下,以制裳。《易》曰: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。
  〔兖〕《内传》曰:黄帝伐蚩尤,乃服兖冕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饮食》
  〔粥饭〕《周书》曰:黄帝烹谷为粥,蒸谷为饭。
  〔酒〕《黄帝内传》:王母会帝于嵩山,饮金液流晖之酒,黄帝时已有其物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七《宫室》
  〔宫室〕《易》曰: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谓黄帝也。《白虎通》曰: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。
  〔庭〕《列子》曰:黄帝居大庭之殿,此庭名之起也。
  〔堂〕《春秋内事》曰:轩辕氏始有堂室栋宇,则堂之名肇自黄帝也。
  〔楼〕《史记》:方士言于武帝曰:黄帝为五城十二楼,以候神人。武帝乃立井干楼。是楼起于黄帝之时。
  〔阁〕黄帝时,凤巢于阿阁,此其始矣。
  〔观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置元始贞容于南观之上,观之。
  〔蚕室〕黄帝有蚕室,乃后妃亲蚕之所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七《器用》
  〔灶〕……《续事始》曰:灶,黄帝所置。
  〔釜甑〕《古史考》曰:黄帝始造釜甑,火食之道成矣。……
  〔舟〕……《易系辞》:黄帝氏作,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。……
  〔筏〕《拾遗记》曰:轩皇变乘桴以造舟楫,则是未为舟前,第乘桴以济矣。筏即桴也,盖其事出自黄帝之前。今竹木之排谓之筏是也。
  〔车〕……《古史考》曰: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其后少昊时驾牛,禹时奚仲驾马。
  《颜元集·存人编卷一》
  我们这衣食,是上古有个圣人叫神农氏,教民耕种,又有黄帝元妃叫西陵氏,教人蚕桑,我们于今得吃,得穿;我们这田地,是陶唐时有个圣人叫神禹,把横流的洪水都治了,疏江、淮、河、汉,凿龙门,通大海,使水有所归,我们于今得平土上居住;我们这世界,是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,周公、孔子合汉、唐、宋、明历代帝王圣贤,立礼乐刑罚,治得乾坤太平,我们才得安稳。
  《幼学琼林》卷四
  冠冕衣裳,至黄帝而始备;桑麻蚕绩,自元妃而始兴。神农尝百草,医药有方;后稷播百谷,粒食攸赖。燧人氏钻木取火,烹饪初兴;有巢氏构木为巢,宫室始创。
  《夜航船》卷十一《日用部》
  有巢氏始构木为巢。古皇氏始编槿为庐。黄帝始备宫室。黄帝制庭、制楼、制阁、制观。神农制堂。燧人氏制台。黄帝制榭……
  黄帝制门户,文王制壁门,周公制戟门、辕门(车相向以表门、人门立长大人之以表门)。秦始皇制走马廊,制千步廊。黄帝制阶、制梯。尧制墙。伊尹制亮槅。神农制窖。伏羲制厨。黄帝制灶、制蚕室。周制暴室。黄帝制囿。尧制池。秦始皇制汤池。
  【方志】
  (康熙)《新郑县志》 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刻本
  卷三人物·古圣
  帝作元衣黄裳,以象天地之色。旁观草木之华,染五彩为文章,以表贵贱。命宁封为陶正,赤将为木正,以利器用。命共鼓为舟楫,以济不通。命邑夷作大辂,以行四方。创宫室之制,作合宫以祀上帝,按万灵布政教焉。
  四、医 药
  【经史】
  《史记》卷一〇五《扁鹊仓公列传》
  太仓公者,齐太仓长,临菑人也,姓淳于氏,名意。少而喜医方术,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。庆年七十余,无子,使意尽去其故方,更悉以禁方,予之,传黄帝、扁鹊之脉书,五色诊病,知人死生,决嫌疑,定可治,及药论,甚精。……
  《史记》卷一百一十七《司马相如列传》
  “属岐伯使尚方。”集解:徐广曰:“岐伯,黄帝臣。”骃案:《汉书音义》曰“尚,主也。岐伯,黄帝太医,属使主方药”。
  《晋书》卷五一《皇甫谧列传》
  若黄帝创制于九经,岐伯剖腹以蠲肠,扁鹊造虢而尸起,文挚徇命于齐王,医和显术于秦晋,仓公发秘于汉皇,华佗存精于独识,仲景垂妙于定方。徒恨生不逢乎若人,故乞命诉乎明王。求绝编于天录,亮我躬之辛苦,冀微诚之降霜,故俟罪而穷处。
  《旧唐书》《志第二十七·经籍下》
  《黄帝三部针经》十三卷,皇甫谧撰。
  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一卷 秦越人撰。
  《黄帝明堂经》三卷。
  《黄帝针灸经》十二卷。
  《黄帝素问》八卷。
  《黄帝内经明堂》十三卷。
  《黄帝杂注针经》一卷。
  《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图》一卷。
  《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》十二卷。
  《黄帝针经》十卷。
  《黄帝明堂》三卷。
  《黄帝九灵经》十二卷 灵宝注。
  《玉匮针经》十二卷。
 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三十卷 杨上善注。
  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十三卷 杨上善撰。
  《黄帝明堂经》三卷 杨玄孙撰注。
  《隋书》卷三十四《志第二十九》
  《黄帝素问》九卷(梁八卷)。
  《黄帝甲乙经》十卷(音一卷,梁十二卷)。
  《黄帝八十一难》二卷(梁有《黄帝众难经》一卷,吕博望注,亡)。
  《黄帝针经》九卷(梁有《黄帝针灸经》十二卷,……)。
  《黄帝素问女胎》一卷。
  《黄帝养胎经》一卷。
  《黄帝明堂偃人图》十二卷。
  《黄帝针灸虾蟆忌》一卷。
  《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人图》一卷。
  《北齐书》卷四十九《方伎列传》
  《易》曰: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,莫善于蓍龟。是故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。又神农、桐君论本草药性,黄帝、岐伯说病候治方,皆圣人之所重也。故太史公著龟策、日者及扁鹊仓公传,皆所以广其闻见,昭示后昆。
  《宋史》卷十七《本纪第十七》
  八年春正月己卯朔,不受朝。甲申,蔡確卒。丁亥,御迩英阁,召宰臣读《宝训》。庚寅,诏复范纯仁太中大夫。壬辰,幸太乙宫。庚子,诏颁高丽所献《黄帝针经》于天下。
  《通志》卷一
  察五运六气,乃著岐伯之问,是为《内经》。或言《内经》后人所作,而本于黄帝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
  谓人之生,负阴而抱阳,食味而被色,寒暑荡之外,喜怒攻之内,夭昏凶札,君民代有。乃上穷下际,察五气,立五运,洞性命,纪阴阳,极咨于岐、雷,而《内经》作。谨候其时,著之玉版,以藏灵兰之室。演仓谷,推贼曹,命俞跗、岐伯、雷公察明堂,究息脉,谨候其时,则可万全。命巫彭、桐君处方盄饵,湔汗刺治,而人得以尽年。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,号岐伯,善说草木之药性味,为大医。帝请主方药。帝乃修神农所尝百草味性,以理疾者,作《内外经》。又有雷公述炮灸方,定药性之善恶。扁鹊、俞附二臣定《脉经》,疗万姓所疾。帝与扁鹊论脉法,撰《脉书上下经》(汉文里阳公淳于意能知疾之生死,按《脉经》也)。帝问岐伯脉法,又制《素问》等书及《内经》。帝问少俞针法,乃制《针经》。明堂图、针灸之法,此药始也。
  《元史》卷七十六《祭祀志》
  元贞元年,初命郡县通祀三皇,如宣圣释奠礼。太皞伏羲氏以勾芒氏之神配,炎帝神农氏以祝融氏之神配,轩辕黄帝氏以风后氏、力牧氏之神配。黄帝臣俞跗以下十人,姓名载于医书者,从祀两庑。有司岁春秋二季行事,而以医师主之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三十八
  “翟义党王孙庆捕得,莽使太医、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,量度五臧。”五脏,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肾也。周礼有九藏。注曰:正藏五,又有胃、旁胱、大肠、小肠。疏曰:正藏五者,肺、脾、心、肝、肾。又有胃、旁胱、大肠、小肠者,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,为九藏也。六府:胃、小肠、大肠、旁胱、胆、三焦。以其受盛,故谓之为府;亦有藏称,故入九藏之数。然六府取此四者,按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说:胃为水谷之府,小肠为受盛之府,大肠为行道之府,旁胱为精液之府。气之所生,下气象天,故放写而不实,实不满,若然,则正府也,故入九藏。其余,胆者清净之府,三焦为孤府,非正府,故不入九藏。
  《续资治通鉴》卷八十二
  庚子,诏颁高丽所献《黄帝针经》于天下。
 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百七十二
  策又言:“人受天地之和气以生者也,一失其和,疾疠兴焉,死生系之。神农区辨百物,黄帝有内、外诸经,周官有医师、疾医、疡医之官,掌万民疾病。盖养人之事,凡可以致力者,圣王未尝不为之留意也。”
 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百八十
  工部侍郎兼权秘书监王钦臣言:高丽献到书内有黄帝针经,篇帙具存,不可不宣布海内,使海内诵习,乞依例摹印。诏令校对讫,依所请。
  《帝王世纪·自皇古至五帝第一》
  又使岐伯尝味草木,典医疾,今《经方》、《本草》之书咸出焉。
  黄帝有熊氏,命雷公岐伯,论经脉,傍通问难八十一,为《难经》,教制九针,著《内外术经》八十卷。
  【子集】
  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卷四《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》
  黄帝问曰:余闻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变气,可祝由而已。今世治病,毒药治其内,针石治其外,或愈或不愈,何也?
  岐伯对曰:往古人居禽兽之间,动作以避寒,阴居以避暑,内无眷慕之累,外无伸宦之形。恬淡之世,邪不能深入也,故毒药不能治其内,针石不能治其外,故可移精祝由而已。当今之世不然,忧患缘其内,苦形伤其外,又失四时之从,逆寒暑之宜,贼风数至,虚邪朝夕,内至五脏骨髓,外伤空窍肌肤,所以小病必甚,大病必死,故祝由不能已也。
  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卷五《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》
 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,阳盛则梦大火燔灼,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。上盛则梦飞,下盛则梦堕。甚饱则梦予,其饥则梦取。肝气盛则梦怒,肺气盛则梦哭,短虫多则梦聚众,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。
  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卷第二十四《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》
  孟春始至,黄帝燕坐,临观八极,正八风之气,而问雷公曰:阴阳之类,经脉之道,五中所主,何藏最贵?雷公对曰:春,甲乙青,中主肝,治七十二日,是脉之主时,臣以其藏最贵。
  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卷第二十四《方盛衰论第八十》
  雷公请问:气之多少,何者为逆?何者为从?黄帝答曰:阳从左,阴从右,老从上,少从下,是以春夏归阳为生,归秋冬为死,反之,则归秋冬为生,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。问曰:有余者厥耶?答曰:一上不下,寒厥到膝,少者秋冬死,老者秋冬生。气上不下,头痛巅疾,求阳不得,求阴不审,五部隔无征,若居旷野,若伏空室,绵绵乎属不满日。是以少气之厥,令人妄梦,其极至迷。三阳绝,三阴微,是为少气。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,见人斩血籍籍,得其时则梦见兵战。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,得其时则梦伏水中,若有畏恐。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,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。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,得其时则梦燔灼。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,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。
  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卷一《九针十二原第一》
  黄帝问于岐伯曰:余子万民,养百姓,而收租税。余哀其不给,而属有疾病。余欲勿使被毒药,无用砭石,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营其逆顺出入之会。可传于后世,必明为之法,令终而不灭,久而不绝,易用难忘,为之经纪。异其篇章,别其表里,为之终始。令各有形,先立针经。愿闻其情。岐伯答曰:臣请推而次之,令有纲纪,始于一终于九焉。请言其道。小针之要,易陈而难入,粗守形,上守神,神乎,神客在门,未睹其疾,恶知其原?刺之微,在速迟,粗守关,上守机,机之动,不离其空,空中之机,清静而微,其来不可逢,其往不可追。知机之道者,不可挂以发,不知机道,叩之不发,知其往来,要与之期,粗之闇乎,妙哉,工独有之。往者为逆,来者为顺,明知逆顺,正行无问。逆而夺之,恶得无虚,追而济之,恶得无实,迎之随之,以意和之,针道毕矣。
  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卷九《贼风篇第五十八》
  黄帝曰:今夫子之所言者,皆病人之所自知也,其毋所遇邪气,又毋怵惕之所志,卒然而病者,其故何也?唯有因鬼神之事乎?
  岐伯曰: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,因而志有所恶,及有所慕,血气内乱,两气相搏,其所从来者微,视之不见,听而不闻,故似鬼神。
  黄帝曰:其祝而已者,其故何也?
  岐伯曰:先巫者,因知百病之胜,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,可祝而已也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,号岐伯,善说草木之药性味,为大医。帝请主方药。帝乃修神农所尝百草性味,以理疾者,作《内外经》。又有雷公述《砲炙方》,定药性之善恶。扁鹊、俞跗二臣定《脉经》,疗万姓所疾。帝与扁鹊论脉法,撰《脉书上下经》(注:汉文里阳公淳于意能知疾之生死,按《脉经》也。)。帝问岐伯脉法,又制《素问》等书及《内经》(注:今有二帙,各九卷,后来就修之,按《素问》序云岐伯作,今卷数大约阙少,其八十一难,后来增修。又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,帝问之,遂作《素问》也。)。帝问少俞针注,乃制《针经》明堂图灸之法,此针药之始也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〇八
  马师皇者,黄帝时马医也。知马形气死生之诊,理之辄愈。后有龙下,向之垂耳张口。师皇曰:“此龙有病,知我能理。”乃针其唇下口中,以甘草汤饮之而愈。后数有疾,龙出其陂,告而治之。一旦,龙负而去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七《伎术医卜部》
  〔伎术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升为天子,命句芒等司五行,于是针经、脉诀、天文、地理、卜法、算术、吉凶丧葬,无不备也。凡伎术皆自轩辕始。
  〔医〕《帝王世纪》曰:黄帝使岐伯主典医药,以疗众疾。……
  〔医书〕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曰:黄帝命雷公、岐伯教制九针,著《内外经》、《素问》之书咸出焉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升为天子,针经脉诀,无不备也。故金匮甲乙之类,皆祖黄帝。
  〔九针〕《帝王世纪》又曰:黄帝命雷公、岐伯教制九针,盖针灸之始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二《文事》
  〔医书〕黄帝坐明堂之上,乃与岐伯更相问难,垂法以福后世。于是雷公之伦,受业传之,而《内经》作矣。
  〔药方〕黄帝命岐伯、雷公究息脉,巫彭、桐君处方饵,而人得以尽年。
  〔九针〕《帝王世纪》曰:黄帝命岐伯、雷公教制九针,盖针灸之始也。
  〔兽医〕《续事始》曰:黄帝时有马师皇者,善医马,通神明。
  《广博物志》卷二十二《方伎》
  神农始究息脉,辨药性,制针灸,作巫方。轩辕臣巫彭始制药丸,伊尹创煎药,秦和始为医书。(《物原》)
  《丹溪心法·序》
  医之先,谓出于神农、黄帝,儒者多不以为然。予尝考医之与卜,并见于《周礼》,曰:医师隶冢宰,筮人隶宗伯,并称于孔子,曰: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巫,筮字,盖古通也。然卜之先,实出于羲、文、周、孔,则医之先谓出于神农、黄帝,亦必有所从来。大约羲、文、周、孔之书存,故卜之道尊;神农、黄帝之书亡,故医之道卑。然其书虽亡,而余绪之出于先秦者,殆亦有之。……
  【方志】
  (康熙)《新郑县志》 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刻本
  卷三人物·古圣
  帝患人之夭昏凶札也,咨于岐伯,而作《内经》。复命俞跗、雷公,察明堂,究息脉,巫彭、桐君处方饵,而人得以尽年。
  五、文 字
  【经史】
  《世本》卷九《作篇》
  沮涌、仓颉作书。并黄帝史官。
  《纬书集成·尚书编·尚书帝命验》
  河龙图出,洛龟书威,亦文象字,以授轩辕。
  《纬书集成·尚书编·尚书中候》
  帝轩提像,配永循机,天地休通,五行期化。河龙图出,洛龟书威,赤文像字,以授轩辕。
  黄帝巡洛,龟书赤文成字,象轩。
  河出龙图,赤文绿字,以授轩辕。
  黄帝东巡至洛,龟书咸,赤文绿字,以授轩辕。
  《纬书集成·春秋编·春秋元命包》
  仓帝史皇氏,名颉,姓侯冈,龙颜侈哆,四目灵光,实有睿德。生而能书,及授河图绿字,于是穷天下之变,仰观奎星圆曲之势,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,而创文字。天为语粟,鬼为夜哭,龙乃潜藏。治百一十载,都于武阳,终葬衙之利乡亭。
  《纬书集成·春秋编·春秋合诚图》
  黄帝坐于扈阁,凤凰衔书至帝前,其中得五始之文。
  《纬书集成·河图编·河图》
  黄帝游于洛,见鲤鱼长三尺,青身无鳞,赤文成字。
  黄帝游洛,至翠妫之泉,龙图兰叶,朱文授之。
  黄龙负鳞甲成字,以授黄帝。帝令侍臣写之,以示天下。
  《帝王世纪·自皇古至五帝第一》
  〔黄帝〕其史仓颉,又取像鸟迹,始作文字。史官之作,盖自此始。记其言行,策而藏之,名曰书契。
  《晋书》卷三六《列传第六·卫瓘》
  昔在黄帝,创制造物。有沮诵、仓颉者,始作书契,以代结绳,盖睹鸟迹以兴思也。因而遂滋,则谓之字,有六义焉。一曰指事,上、下是也。二曰象形,日、月是也。三曰形声,江、河是也。四曰会意,武、信是也。五曰转注,老、考是也。六曰假借,令、长是也。夫指事者,在上为上,在下为下。象形者,日满月亏,效其形也。形声者,以类为形,配以声也。会意者,止戈为武,人言为信也。转注者,以老寿考也。假借者,数言同字,其声虽异,文意一也。自黄帝至三代,其文不改。……
  黄帝之史,沮诵、仓颉,眺彼鸟迹,始作书契。纪纲万事,垂法立制,帝典用宣,质文著世。……
  《魏书》卷四上《世祖纪第四上》
  〔始光二年春〕初造新字千余,诏曰:“在昔帝轩,创制造物,乃命仓颉因鸟兽之迹以立文字。自兹以降,随时改作,故篆隶草楷,并行于世。”
  《魏书》卷九一《列传第七十九·术艺》
  延昌三年三月,〔江〕式上表曰:“臣闻庖羲氏作而八卦列其画,轩辕氏兴而龟策彰其彩。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,观鸟兽之迹,别创文字,以代结绳,用书契以维事。宣之王庭,则百工以叙;载之方册,则万品以明。”
  《水经注》卷十六《谷水》
  ……古文出于黄帝之世,仓颉本鸟迹为字,取其孳乳相生,故文字有六义焉。
  《隋书》卷三十二《志第二十七·经籍一》
  说者以为书之所起,起自黄帝苍颉。比类象形谓之文,形声相益谓之字,著于竹帛谓之书。故有象形、谐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、处事六义之别。……
  《唐六典》卷二十一
  书学博士二人,从九品下。《代本》:“苍颉作书。”《周礼》:“保氏教以六艺,其五曰‘六书’。”郑司农云:“象形、会意、转注、处事、假借、谐声也。”古谓之小学。《汉书食货志》曰:“八岁入小学,学六甲、五方、书计之事。”晋卫恒《字势》曰:“昔黄帝有沮诵、苍颉,始作书契,盖睹鸟迹以兴思也。”
  《皇王大纪》卷一
  书契作而史官建,左史记言,右史记动。仓颉、沮诵,轩辕史官也,见鸟兽蹄迒之迹,有文理之可滋,作鸟迹篆,以乂百工,以察万品,其文分类,象形而生,故谓之字。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有臣沮诵、苍颉,观鸟兽以作文字。此文字之始也。
  【子集】
  《荀子·解蔽篇第二十一》
  故好书者众矣,而仓颉独传者,壹也。
  《韩非子》第四十九篇《五蠹》
 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,自环者谓之私,背私谓之公,公私之相背也,乃苍颉固以知之矣。……
  《吕氏春秋·审分览第五·君守》
  苍颉作书。
  《淮南子》卷八《本经训》
  昔者苍颉作书,而天语粟,鬼夜哭。
  《论衡》卷二十九《对作篇》
  造端更为,前始未有,若仓颉作书,奚仲作车是也。
  《论衡》卷二十二《订鬼篇》
  及仓颉作书,鬼夜哭。
  《中论》卷上《治学第一》
  ……仓颉视鸟迹而作书,斯大圣之学乎神明,而发乎物类也。
  《法书要录》卷七
  皇甫谧曰:“黄帝史苍颉造文字,记言行,策藏之,名曰‘书契’。”故知黄帝导其源,尧、舜扬其波,是有虞、夏、商、周之书,神化曲谟,垂范万世。及周公相成王,申明礼乐,以加朝祭服色尊卑之节,又造《尔雅》,宣尼、卜商,增益润色,释言畅物,略尽训诂。及秦用小篆,焚烧先典,古文绝矣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……〔黄帝〕有臣沮颂、苍颉观鸟迹以作文字,此文字之始也(先儒论文字之始不同,或始于三皇,或始于伏羲,或云与天地并兴。今据司马迁、班固、韦延、宋衷、傅玄等云,苍颉、黄帝臣,今据此载之。诸家说苍颉,亦无定据。)。
  ……帝既得龙凤之图书,苍颉之文,即制文章,始代结绳之政,以作书契,盖取诸《夬》。夬,决也,决断万事(自垂衣裳至制文字,凡九事。按皇甫谧《帝王代记》载,此九事皆黄帝之功。今各以当时事及众书所载,列之如前以明之。然于《易系》说此九事,则上自黄帝,下至尧舜。以其先儒说者,或以为不独黄帝。若以皇甫所载,及今所引众书,则九事皆黄帝始创制之以服用,后代圣人至尧舜,但继作修饰尔!)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二《文事》
  〔文字〕黄帝时,苍颉比类象形谓之文,形声相益谓之字,著于竹帛谓之书,故有指事、象形、谐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六书之别。
  《广博物志》卷五《黄帝纪》
  《卫恒书势》:黄帝之史沮诵、仓颉,视彼鸟迹,始作书契。纪纲万事,垂法立则。
  《皇朝经世文续编》卷六十四
  古者崇德报功。凡有功德于民者,必在祀典。是故农则祭先啬,蚕则祭先蚕,使民反本追远,不忘所自始也。夫文字之兴自仓颉始矣。谨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序曰:“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蹄迒之迹,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,初造书契,百工以乂,万品以察,盖取诸《夬》。是《易》结绳而为书契,皆仓颉之功。”
  【方志】
  (雍正)《陕西通志》 清雍正十三年(1735)刻本
  卷五十五人物
  上古
  仓帝史皇氏,名颉,姓侯冈。龙颜侈侈,四目灵光,上天作命,为百王宪,实有睿德,生而能书,及受河图绿字,于是穷天地之变,仰观奎星圆曲之势,俯察龟文、鸟羽、山川,掌指而创文字,以正君臣之分,以严父子之仪,以肃尊卑之序。法度以出,礼乐以典,刑法以著,为政立教,领事辨官,一成不外,于是天地之蕴尽矣。(《路史》)仓颉造书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(《淮南子》)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□□之迹,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。初作书契,盖以类象形,故谓之文。(《说文序》)今长安西南二里宫张村,有三会寺,记为仓颉造书之堂。(《九域志》)
  (光绪)《白河县志》 民国九年(1920)朱廷榘补修垂印本
  卷三人物列传·上古
  仓颉,阳武村人,龙颜四目。(《论衡》云:仓颉四目,为黄帝史。)生有睿德,黄帝命为左史。(《吕氏春秋》云:仓颉造史。)观奎星圜曲之势,察鸟兽蹄□之迹,依类象形,始创文字,天雨粟,鬼夜哭,龙亦潜藏。终葬今史官村北黄龙山下。书二卷,后汉司空杜林注,经隋乱不传。
  按史传所载:仓颉有二,一为《禅通纪》之帝,在伏羲前;(《春秋元命苞》云:仓帝名颉,姓侯冈。《河图》玉版云:仓颉为帝,南巡登阳虚之山,临于玄扈、洛汭之水,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。)一为史官,在黄帝时(见《史记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说文》),皆云始作书。旧志以今阳武村之仓颉为仓帝,考仓颉庙中各碑记,或称仓公,或称仓夫子,或称史官,或称仓帝,纷纷无定名。《史记》云:仓颉居阳武,卒葬衙之利乡亭南。衙即彭衙。白水之旧名利乡,即洛河北之史官村。仓颉生长卒葬于此,后人即以其官名村。黄龙山下所葬之仓颉,其为黄帝时史官无疑也,而仓颉曾居西安府西南宫张村造字,故《西安府志》误载为长安人。
  六、器物
  【经史】
  《逸周书·佚文》
  黄帝作井。(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引)
  《世本》卷九《作篇》
  女娲作笙。
  随作笙。
  随作竽。
  挥作弓。
  牟夷作矢。
  蚩尤作五兵;戈、矛、戟、酋矛、夷矛。……
  《史记》卷十二《孝武本纪第十二》
  黄帝作宝鼎三,象天地人也。
  “后人复有上书,言‘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,祠黄帝用一枭破镜。’”集解:“黄帝欲绝其类,使百物祠皆用之。破镜如貙而虎眼。或云直用破镜。”
  《越绝书》卷十一
  晋郑王闻而求之,不得,兴师围楚之城,三年不解。仓谷粟索,库无兵革。左右群臣、贤士,莫能禁止。于是楚王闻之,引泰阿之剑,登城而麾之。三军破败,士卒迷惑,流血千里,猛兽欧瞻,江水折扬,晋郑之头毕白。楚王于是大悦,曰:“此剑威耶?寡人力耶?”风胡子对曰:“剑之威也,因大王之神。”楚王曰:“夫剑,铁耳,固能有精神若此乎?”风胡子对曰:“时各有使然。轩辕、神农、赫胥之时,以石为兵,断树木为宫室,死而龙臧。夫神圣主使然。至黄帝之时,以玉为兵,以伐树木为宫室,凿地。夫玉,亦神物也,又遇圣主使然,死而龙臧。”
  《吴越春秋》卷五《勾践阴谋传》
  于是神农、皇〔黄〕帝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。弧矢之利,以威四方。黄帝之后,楚有弧父。
  《汉书》卷三十六《楚元王传第六》
  《易》曰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臧之中野,不封不树。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。”棺椁之作,自黄帝始。
  《古史考》
  黄帝作弩。
  黄帝时有釜甑,饮食之首始备。
  黄帝始蒸谷为饭,烹谷为粥。
  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
  《旧唐书》卷二十九《志第九·音乐二》
  钟,黄帝之工垂所造。
  《唐六典》卷十六
  《周礼》:“司常掌九旗之名物:日月为常,交龙为旂,通帛为旃,杂帛为物,熊虎为旗,鸟隼为*(左方右上右下与),龟蛇为旐,全羽为旞,析羽焉旌。”《列子》曰:“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以雕、鹖、鹰、鸢为旗。”今白泽旗、朱雀、辟邪、玄武等旗,金吾队所执;青龙、白兽、麒麟、角端、赤熊等旗,左、右卫队所执。
  “黄帝战于涿鹿,帝乃始命吹角为龙鸣以御之。”至魏武北征乌丸,度沙漠,而军士思归,于是减马中鸣,而尤更悲矣。胡角者,本以应胡笳之声,后渐用之。故有长鸣、中鸣、故角。凡三部。今唯有大角,金吾主之也。
  三曰钺斧,《石氏星经》曰:“天钺一星,在井旁。”《舆服志》曰:“钺,黄帝所造,涂以黄金,行则载以车,可以斩戮。”《传》云:“汤伐昆吾,躬把大钺。武王入商国,周公把大钺,毕公把小钺,以夹王。”以铁为之。《六韬》云:“武王军中有大柯斧,刃广八寸,重八斤,名为天钺。”即今之大钺也。魏、晋已来,上公亲征,犹假其器。
  《通典》卷第五十七
  上古衣毛帽皮,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,乃作冠缨。黄帝造旒冕,始用布帛(冕者,冠之有旒),黄帝作冕,垂旒,目不邪视也。充纩,耳不听谗言也。(事见《世本》)
  《通典》卷第六十四
  昔人皇氏乘云驾六羽,出谷口,或云车也。及五龙氏乘龙,上下以理。古史考云:“黄帝作车,至少昊始驾牛,及陶唐氏制鸾车,乘白马,则马驾之初也。”
 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将士皆迷四方,黄帝于是作指南车以示方,故后常建焉。
  《通典》卷第一百四十一
  黄帝作咸池。
  周武王作大武(武,以武功定天下也)。周公作勺(勺,言勺先祖之道。勺读曰酌,勺,取也),又有房中之乐,歌以后妃之德。春官大司乐:“以乐舞教国子(公卿大夫之子弟),舞云门、大卷、大咸、大韶、大夏、大护、大武(此周所存六代之乐。黄帝曰云门、大卷。黄帝能成名万物,以明人共财,言其德如云之所出,人得以有族类也)。”
  自武帝受禅,命博玄改汉鼓吹铙歌,还为二十二曲,述以功德代魏。鼓角横吹曲,按周礼“以鼖鼓鼓军事”,说者云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,帝乃命吹角为龙吟以御之。其后魏武王北征乌丸,越沙漠,而军士多思,于是减为半鸣,而尤更悲矣。
  《通典》卷第一百四十四
  钟,世本云:“黄帝工人垂所造。”山海经云:“炎帝之孙鼓延始为钟。”又礼记云:“垂之和钟。”
  瑟,世本云:“庖羲作,五十弦。黄帝使素女鼓瑟,哀不自胜,乃破为二十五弦,具二均声。”
  《宋史》卷七十六《志第二十九·律历九》
  自黄帝观漏水,制器取则,三代因以命官,则挈壶氏其职也。后之作者,或下漏,或浮漏,或轮漏,或权衡,制作不一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六
  赵王以李牧为将,伐燕,取武遂、方城(孔颖达曰:古人不骑马,故但经记正典无言骑者。今言骑者,当是周末时。射之所起,起自黄帝,故易系辞黄帝下九事章云:古者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,弧矢之利以威天下。又世本云:挥作弓,夷牟作矢。注云:挥、夷牟,黄帝臣。是弓矢起于黄帝矣)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十
  汉王欲捐成皋以东,屯巩、洛以距楚。郦生曰:“臣闻‘知天之天者,王事可成’;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(大戴礼曰:食谷者智慧而巧。古史考曰:古者茹毛饮血,燧人氏钻火,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。神农时,人方食谷,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。及黄帝时,始有釜甑,火食之道成矣)。夫敖仓,天下转输久矣,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。”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二十
  天子病鼎湖甚(晋灼曰:黄图:鼎湖,宫名,在京兆。班志,湖本在京兆,后分属弘农。索隐曰:昔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湖,曰鼎湖,即今之湖城县也。巫医无所不致,不愈)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三十一
  昌陵制度奢泰,久而不成。刘向上疏曰:“臣闻王者必通三统(应劭曰:二王之后与己为三统也。孟康曰:天、地、人之始也。张晏曰:一曰天统,谓周以十一月建子为正,天始施之端也;二曰地统,谓殷以十二月建丑为正,地始化之端也;三曰人统,谓夏以十三月建寅为正,人始成之端也。师古曰:诸家之说皆不备也;言王者象天、地、人之三统,故存三代也),明天命所授者博,非独一姓也。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国。孝文皇帝尝美石椁之固,张释之曰:‘使其中有可欲,虽锢南山犹有隙。’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,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(之对详见十四卷文帝前三年)。孝文寤焉,遂薄葬。棺椁之作,自黄帝始(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;黄帝易之以棺椁)。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,丘垄皆小,葬具甚微。……”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三十八
  春,正月,九庙成,纳神主(木主也)。莽谒见,大驾乘六马,以五采毛为龙文衣,著角,长三尺(师古曰:以被马上也。著,陟略翻。长,直亮翻)。又造华盖九重(古今注曰:华盖,黄帝所作也。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云气,金枝玉叶,因而作华盖。重,直龙翻),高八丈—尺(高,居傲翻),载以四轮车;挽者皆呼“登仙”,莽出,令在前。百官窃言:“此似輀车(輀,音而,丧车也),非仙物也。”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七十三
  诏复立崇华殿(复,扶又翻),更名曰九龙(据高堂隆传,时郡国有九龙见,因以名殿。更,工衡翻)。通引谷水过九龙殿前(《水经注》:谷渠东历故金市南,直千秋门,枝流入石逗,伏流注灵芝九龙池),为玉井绮栏,蟾蜍含受,神龙吐出。使博士扶风马钧作司南车,司南车(即指南车也。崔豹《古今注》曰: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,蚩尤作大雾,士皆迷路,乃作指南车以正四方)……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一百八十五
  宇文化及拥众十余万,据有六宫,自奉养一如炀帝。每于帐中南面坐,人有白事者,嘿然不对;下牙,方取启状与唐奉义、牛方裕、薛世良、张恺等参决之(刘冯事始曰:兵书曰:牙旗者,将军之精,凡始建牙,必以制日。制者,其辰在五行以上克下之日也。又尚书〔纬〕曰:门旗二口,色红,八幅。大将牙门之旗,出引将军前列。又黄帝出军决曰:牙旗者,将军之精;金鼓者,将军之气。周礼司常职云:军旅会同置旌门)。
  《黄帝内传》
  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,乃铸大镜十二面,随月用之。则镜始于轩辕也。
  黄帝伐蚩尤,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,一震五百里,连震三千八百里。
  《皇王大纪》卷一
  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。习熊虎貔貅之士,以威天下。后世因之,以有六弓四弩八矢、五兵五盾之法,所以养民而保之者至矣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
  乃命宁封为陶正,赤将为木正,以利器用。命挥作盖弓,夷牟造矢,以备四方。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有臣挥始作弓,臣夷牟作矢,所谓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也。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以取诸《睽》,乖也,制不顺也。
  帝因铸镜以像之,为十五面,神镜宝镜也。
  又令苍颉主人仪,孔甲始作盘盂,以代凹尊坯饮之朴,著《盘盂篇》,盘盂之诫也。
  帝问于首阳山,令采首山之金,始铸刀造弩。又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,状如牛,苍身无角,一足,能出入水,吐水则生风雨,目光如日月,其音如雷,名曰夔牛。帝令杀之,以其皮冒之而为鼓,击之,声闻五百里。帝令军人吹角为龙鸣,此鼓角之始也。于是又令作蹴鞠之戏,以练武士。
  《文献通考》卷一三四《乐考七》
  钟:《世本》云:“黄帝工人垂所造。”
  黄帝命伶伦与营援作十二钟。
  青钟、赤钟、黄钟、白钟、黑钟:昔黄帝作五声,正五钟:一曰青钟,大音;二曰赤钟,心声;三曰黄钟,洫光;四曰景钟,昧其明;五曰黑钟,隐其帝。五声既调,然后作五行。
  《文献通考》卷一三六《乐考九》
  夔鼓:昔东海流波之山有兽焉,其音如雷,命之为夔。黄帝得之以作鼓,撅以雷兽之骨,声闻五百里,以威天下。盖有所传闻然也。
  《文献通考》卷一三七《乐考十》
  大瑟、中瑟:……庖牺氏作五十弦,黄帝使素女鼓瑟,哀不自胜,乃破为二十五弦,具二均声。
  【子集】
  《山海经》卷十四《大荒东经》
  东海中有流波山,入海七千里。其上有兽如牛,苍身而无角,一足。出入水,则必风雨。其光如日月,其声如雷,其名曰夔。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,撅以雷兽之骨,声闻五百里,以威天下。
  《说文解字》
  古者,随(黄帝臣)作笙。
  古者,乌胄(黄帝臣)作簙。
  古者,伯益(黄帝臣)初作井。
  古者,雍父(黄帝子)初作舂。
  古者,黄帝初作冕。
  古者,共鼓、货狄(均黄帝臣)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以济不通。
  姬,黄帝居姬水以为姓。
  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蹄迒之迹,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,初造书契,百工以乂,万品以察。
  《别录》
  蹴鞠者,传言黄帝所作,或曰起战国之时。踢鞠,兵势也,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,皆因嬉戏而讲练之。
  《古今注》卷上《舆服第一》
  华盖,黄帝所作也。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,金枝玉叶,止于帝上,有花葩之象,故因而作华盖也。
  《刻漏经》
  肇于轩辕之日,宣于夏商之代。
  《初学记》卷四《寒食第五》
  刘向《别录》曰:蹴鞠,黄帝所造,本兵势也。或云起于战国。案:鞠与球同,古人踏蹴以为戏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〔黄帝〕有臣挥始作弓,臣夷牟作矢,所谓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也(《史记》云,黄帝为之也)。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取诸《睽》。睽,乖也,制不顺也。
  〔黄〕帝因铸镜以象之,为十五面神镜,宝镜也。
  〔黄帝〕令采首山之金,始铸刀造弩。有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,状如牛,苍身无角一足,能出入水,吐水则生风雨,光如日月,其音如雷,名曰夔牛。帝令杀之,以其皮冒之,以为鼓,以击之,声闻五百里(《世本》云,殷巫咸始作鼓,则非也)。帝令军人吹角为龙鸣,此鼓角之始也。于是又令作蹴踘之戏,以练武士(今击球也。《西京记》曰,踘场即球也)。……
  〔黄〕帝以玉为兵(玉饰兵器)。帝服黄冕,驾象车,交六龙,大丙、太一为御,载交龙之旗,张五牙彩旗引之,以定方位。东方青牙旗,余各依方色。帝之行也,常有五色云气,状如金枝玉叶,止于帝上,如葩华之象,帝因令作华盖(今之伞盖是也)。……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二《乐舞声歌部第十一》
  〔钟〕……《吕氏春秋》曰:黄帝伶伦铸十二钟。《世本》曰:黄帝工人垂所造。
  〔鏄钟〕《隋音乐志》:鏄钟,即黄帝所命伶伦铸十二钟和五音者也。《宋朝会要》载:冯元等议曰:昔黄帝命伶伦与营援铸十二钟,以调月令,今鏄钟是也。
  〔鼓〕……《帝王世纪》曰:黄帝杀夔,以其皮为鼓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与蚩尤战,玄女为帝制夔牛鼓,又请帝制鼓鼙,以当雷霆。……
  〔磬〕《通礼义纂》曰:黄帝使伶伦造磬也。
  〔瑟〕《世本》曰:庖牺氏作瑟五十弦,后黄帝使素女鼓瑟,哀不自胜,破为二十五弦,具二均声。……
  〔笛〕《太平御览》曰: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,斩而作笛,吹之作凤鸣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二《舆驾羽卫部第十二》
  〔相风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有相风乌制,疑黄帝始作之也。
  〔建旗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设五旗,夏后奚仲为车正,建旗斿旐,以别尊卑等级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三《旗旐采章部第十三》
  〔黄麾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振兵,设五旗五麾,则黄麾制自有熊始也。
  〔华盖〕《古今注》曰:华盖,黄帝与蚩尤战,常有五色云气,金枝玉叶止于帝上,有花葩之象,故作华盖。
  〔旃〕《世本》曰:黄帝作旃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七《伎术医卜部笫三十九》
  〔射御〕《易系·九事》称,黄帝作弧矢以威天下。又曰: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则射御皆始于黄帝也。……
  〔规矩〕《尸子》曰:古者倕为规矩准绳,使天下效焉。倕,黄帝时巧人也。
  〔百巧〕《山海经》曰:帝俊生身,身生义均,义均是始为巧,倕始作百巧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八《舟车帷幄部第四十》
  〔床〕《黄帝内传》有七宝登员之床,则床疑始于有熊氏也。
  〔帐幄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为帝设九真十绝妙帐,此疑帐之起也。
  〔毡〕……黄帝作旃。旃,古毡字也。
  〔褥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为帝列七宝登员之床,敷华茸净光之褥。疑二物此其起尔。
  〔席〕……《拾遗记》曰:轩皇使百辟群臣列圭玉于兰蒲席上,以兰蒲为席,而荐圭玉之重器,不嫌其陋,初有物故也。
  〔几〕汉李尤《几铭叙》曰:黄帝轩辕仁智,恐事有阙,作舆几之法。则几创始自黄帝也。
  〔博山〕《黄帝内传》有博山炉,盖王母遗帝者,盖其名起于此尔。
  〔灯檠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授帝洞霄盘云九华灯檠二。此灯有檠之始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八《什物器用部第四十一》
  〔鼎〕《史记》、《黄帝内传》、钟繇疏皆云黄帝采首山之铜,铸鼎于荆山,此鼎之始也。《白氏六帖》:黄帝作鼎三,象天、地、人……
  〔盘〕或曰盘盂。黄帝臣孔甲造。此盖二物之所起也。
  〔釜甑〕《古史考》曰:黄帝始造釜甑,火食之道成矣。
  〔秤斗尺〕《吕氏春秋》曰:黄帝使伶伦取竹于昆仑之嶰谷,为黄钟之律,而造权衡度量。盖因其所胜轻重之数而生权,以为铢两斤钧石,则秤之始也;因其所积长短之数而生度,以为分寸尺丈引,则尺之始也;因其所受多寡之数而生量,以为合龠升斗斛,则斗之始也。
  〔墨砚〕后汉李尤《墨砚铭》曰:书契既造,墨砚乃陈。则是兹二物者,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代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八《城市藩御部四十四》
  〔城〕《轩辕本纪》曰:黄帝筑城邑,造五城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杀蚩尤,因之筑城阙。《史记》:方士言于汉武帝曰:黄帝为五城。然则城盖始于黄帝也。……
  〔井〕……《世本》又云:黄帝正名百物,始穿井。《周书》亦曰:黄帝作井。……
  〔池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杀蚩尤,升为天子,因之浚池沼。盖池沼之起,始于此也。
  〔园〕……《韩诗外传》曰:黄帝时,凤止帝东园,巢于阿阁。此疑为园名之始也。
  〔圃〕……《庄子》曰:黄帝之圃。此疑为圃名之始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九《农业陶渔部第四十五》
  〔田亩〕 ……《通典》曰:黄帝始立步制亩。是田以亩计,起自轩辕也。
  〔耕〕……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升为天子,地神献草木,述播种之利,因广耕。
  〔杵臼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因创杵臼。……
  〔舂〕《世本》曰:雍父作舂,黄帝臣也。
  〔蚕丝〕……黄帝四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。
  〔织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斩蚩尤,蚕神献采丝,称织纴之功,因之广织。于此言广,明其前有,黄帝广之尔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九《酒醴饮食部第四十六》
  〔棺椁〕刘向曰:棺椁之作,自黄帝始。后汉赵咨曰:棺椁之造,自黄帝始。
  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斩蚩尤,设棺椁。……
  〔方相〕《轩辕本纪》曰:帝周游时,元妃嫘祖死于道,令次妃嫫姆监护,因置方相,亦曰防丧。此盖其始也。
  〔冢墓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斩蚩尤,因置冢墓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九《博奕嬉戏部第四十八》
  〔蹴鞠〕刘向《别录》曰:蹴鞠者,传言黄帝所造。或曰起战国之时。踢鞠,兵势也,所以练武士,知有材,皆因嬉戏而讲陈之。《博物志》曰:黄帝所作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九《戎容兵械部第四十九》
  〔五兵〕《太白阴经》曰:神农以石为兵,黄帝以玉为兵,蚩尤乃铄金为兵,割革为甲,始制五兵。……
  〔黄钺〕《舆服志》曰:黄钺,皇帝置。《内传》曰:帝将伐蚩尤,玄女授帝金钺以杀。此其始也。
  〔衣甲〕……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制甲胄,以备身也。
  〔刀〕《龙鱼河图》曰:黄帝时,蚩尤造立刀戟。郭宪《洞冥记》曰:黄帝采首山之铜,始为铸刀。……
  〔弩〕《古史考》曰:黄帝作弩。……
  〔六纛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为帝制玄纛十二,以主兵。是则纛自黄帝始。
  〔旗帜〕《列子》曰:黄帝与炎帝战,以雕鹗鹰隼为旗帜。故今旗物或彩错为雕鹗,取诸此也。……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制旗帜以象云物,此盖旗帜之始也。
  〔五方旗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振兵设五旗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制五彩旗,指顾向背。《黄帝出军诀》曰:攻伐作五彩牙旗,青引东、赤南、白西、黑北、中黄是也。亦自黄帝制之。
  〔钲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铸钲铙,以拟雹击之声。今铜锣其遗事也。
  〔角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制角二十四,以警众像。《礼义纂》曰:蚩尤帅魑魅,与黄帝战,帝命始吹角作龙鸣以御之,盖角肇于黄帝氏也。谷俭《角赋》:夫角,盖黄帝会群臣于泰山,作清角之音,号令之限度也,军中置之,以司昏晓,故角为军容也。
  〔鞞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,是则黄帝制之以伐蚩尤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十《律令刑罚部第五十二》
  〔斩〕《尸子》曰:黄帝斩蚩尤于中冀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擒蚩尤于版泉之上,帝以金钺斩之。则知斩起于轩辕也。
  〔流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斩蚩尤,悬首军门以威天下,其众流于八荒之外,即流刑之始也。
  〔枭首〕昔黄帝斩蚩尤,悬首军门,此枭首之起也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十《布帛杂事部第五十三》
  〔灯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授帝九华灯檠,于是灯有檠,则注膏油以为灯,明其前有也。
  〔木人〕《仙传拾遗》曰:始自黄帝臣左彻。帝升天,乃刻木为帝状,率诸侯而朝之,此刻木像人之初也。
  〔铭〕蔡邕曰:黄帝有金几之铭。王子年《拾遗记》曰:黄帝以神金铸器皆有铭题,凡所造建,皆记其年时,此铭之起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一《地理》
  〔池〕黄帝破蚩尤而为池沼,盖始于此。
  〔井〕《世本》曰:黄帝凿井,聚民为邑。
  〔地里〕按黄帝游幸天下,而有记里之车。疑道路之纪以里堠,起轩辕氏也。
  〔州〕《沿革》曰:黄帝分州画野。
  〔阶〕《韩诗外传》云:凤蔽日而至,黄帝降于东阶。则阶陛之制,黄帝为栋宇则设之也。
  〔台榭〕《黄帝内传》:帝既斩蚩尤,因立台榭。
  〔园圃〕《韩诗外传》曰:黄帝时,凤止帝东园。《庄子》曰:黄帝之圃。此名园圃名之始也。
  〔地亩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始立步制亩。是田以亩计,起自轩辕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一《时令》
  〔桃符〕《山海经》曰: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,其卑枝向东北,曰鬼门,万鬼出入也。有二神,曰神荼、郁垒,主阅领众鬼害人者。黄帝法而象之,立桃板于门上,画二神以御凶鬼。故今桃符书二神字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四《銮驾》
  〔旗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设五旗。
  〔黄麾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振兵,设五旗五麾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四《爵禄》
  〔封建〕《沿革》曰:黄帝分州画野,得百里之国万区,唐虞列为五等,此封建之始也。《礼含文嘉》曰:殷爵五等,周五等,或谓黄帝立五等也。
  〔大理寺〕黄帝得后土,辨乎北方,故为李,理官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五《乐器》
  〔律吕〕《吕氏春秋》曰:黄帝命伶伦自大夏之西,阮隃之阴,取竹于嶰谷,以生空窍厚均者,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,以为十二筒,听凤鸣以为十二律,雄鸣六为律,雌鸣六为吕。
  〔鼓吹〕《唐乐志》曰:黄帝使岐伯作鼓吹,扬德建武。
  〔凯歌〕蔡邕《礼志》曰:黄帝使岐伯作军乐凯歌,今还军有乐,即其遣意。
  〔鏄钟〕《宋朝会要》曰:黄帝命伶伦与荣援铸十钟,以调月律,今鏄钟是也。
  〔鼓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黄帝与蚩尤战,玄女制夔牛鼓。
  〔磬〕《通纂》曰:黄帝使伶伦造磬。
  〔琴〕《世本》曰:伏羲造琴。
  〔笛〕《太平御览》曰: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,斩而作笛,吹之作凤鸣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武备》
  〔兵器〕《太白阴经》曰:神农以石为兵,黄帝以玉为兵,蚩尤乃铄金为兵。
  〔黄钺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将伐蚩尤,玄女受帝金钺以主煞。此其始也。
  〔衣甲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制甲胄,以备身也。
  〔兜鍪〕胄也。《黄帝内传》云:玄女请帝制之以备身也。
  〔刀〕郭宪《洞冥记》曰:黄帝采首山之铜,始为铸刀。
  〔弓矢〕《易》言:黄帝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。
  〔弩〕《古史考》曰:黄帝作弩。
  〔六纛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为帝制玄纛十二,以主兵。是则纛自黄帝始也。
  〔旗帜〕《列子》曰:黄帝与炎帝战,以雕鹗鹰隼为旗帜。故今旗物或彩错为雕鹗,取诸此也。《黄帝内传》:玄女请帝制旗帜以象云物,此旗帜之始也。
  〔五方旗〕《通典》曰:黄帝振兵设五旗。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制五彩旗,指顾向背,青引东,赤南,白西,黑北,中黄,是也。
  〔钲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铸钲铳,以拟雹击之声。今铜锣其遗事也。
  〔角〕《礼义纂》曰:蚩尤帅魑魅与黄帝战,帝命始吹角作龙鸣以御之,盖角始于黄帝也。
  〔鼙〕《内传》曰:玄女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,是则黄帝制之以伐蚩尤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冠服》
  〔环〕《瑞应图》曰:黄帝时,西王母献白环,舜时又献之,则环当出虞氏。
  〔裘〕《黄帝出军诀》曰:帝伐蚩尤,未克,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,以符授帝,则是时已有裘名。……
  〔帐幄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为帝设九真十绝妙帐,此疑帐之起也。
  〔褥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为帝列七宝登真之床,敷华茸净光之褥。疑二物此其起尔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器用》
  〔杵臼〕《易系辞》:黄帝氏作,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,杵臼之利,万民以济,盖取诸《小过》。
  〔舂〕《世本》曰:雍父作舂。雍父,黄帝臣也。舂盖始于黄帝之时。
  〔盘〕盘盂,黄帝臣孔甲所造。此盖二物之所起也。
  〔鼎〕《史记》曰:黄帝采首山之铜,铸鼎于荆山。此鼎之始也。《六帖》曰:黄帝作鼎三,象天、地、人。……
  〔床〕《黄帝内传》有七宝登真之床,则床疑自此始。
  〔席〕《拾遗记》曰:轩皇使百辟群臣列圭玉于兰蒲席上,初有是物也。
  〔几〕汉李尤《几铭序》曰:黄帝轩辕仁智,恐事有阙,作舆几之法。则几始自黄帝也。
  〔镜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帝既与王母会于王屋,乃铸大镜十二面,随月用之。则镜始于轩辕矣。
  〔灯〕《黄帝内传》曰:王母授帝九华灯檠,于是灯有檠。则注膏油以为灯,当在黄帝之前。
  〔秤斗尺〕《吕氏春秋》曰:黄帝使伶伦取竹于昆仑之嶰谷,为黄钟之律,而造权衡度量。盖因其所盛轻重之数而生权,以为铢两斤钧石,则秤之始也;因其所积长短之数而生度,以为分寸尺丈引,则尺之始也;因其所受多寡之数而生量,以为合龠升斗斛,则斗之始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欢乐》
  〔蹴鞠〕《博物志》曰:黄帝所作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法刑》
  〔流〕黄帝斩蚩尤,其众流于八荒之外。
  〔死刑〕黄帝擒蚩尤于阪泉之上,帝以金钺斩之。则知斩起于轩辕也。
  〔枭首〕昔黄帝斩蚩尤,悬首军门,此枭首之起也。
  《古今事物考》卷六《释道》
  〔天师〕《列子》云:黄帝称牧马童子曰天师。
  〔符箓〕《黄帝出军诀》曰:帝讨蚩尤,梦西王母遣人以符授之,帝寤,立坛而请,有玄龟衔行人水中出,置之坛中。盖自是始传符箓也。
  《广博物志》卷三十二《珍宝》
  轩辕臣伯陵始造钱刀,夏禹始用龟贝银玉之货。(《物原》)
  轩辕造钱而无文,周景公改铸大钱,始有文。(《物原》)
  《涌幢小品》卷四
  黄帝作钟磬、鼓吹、铙角、钲,制律吕,立乐师。
  《吏学指南》
  桎梏:木在手曰梏,手械也,所以告天;木在足曰桎,足械也,所以质地。黄帝所置。

黄帝文化志/黄帝陵基金会编.—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8

您是第 位访客!